近日,為有效防治中小學生欺凌,省教育廳等11部門關于印發《山東省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通知》。
這是比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更有價值的舉措,學習成績的差異是正向的正常差異,而校園欺凌是基于完全負向的暴力。尤其當雙方都是未成年學生時,從教育的角度,一次一對一的欺凌事件,傷害兩個人,受欺凌的傷害自不必說,實施欺凌的孩子,其行為本身就是自我教育的失敗。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多次強調兒童間合作的重要性,他甚至說:對合作的任何妨礙都會導致最嚴重的后果。雖然他沒有多言欺凌,但最嚴重的“合作背離”就是欺凌。中小學時代的被欺凌經歷是一個人成長極大的陰影。雖然不能否定實施欺凌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但作為學生教育實施的主體,學校方面比如班主任,對學生基本情況的掌握程度,對學生心理狀況的基本評估,對日常學生管理的負責程度,都尤為重要。而許多的欺凌事件,往往萌芽于忽微,日常的德育引導、班級規則建設和學生矛盾的早期介入,就能使可能發生的欺凌止于萌蘗。
這真正體現教育者的責任意識,而且這種防欺凌的責任絕不能被班級教學成績的評價所覆蓋。學校德育評價指標也應該在防止欺凌方面有所側重。
在以往發生的許多校園欺凌事件中,特別是嚴重的欺凌事件,都極具隱秘性。我們所熟知的欺凌事件,往往是欺凌現場的視頻被實施或參與欺凌者傳出才為人得知。學校往往成為后知后覺者,也往往在輿論壓力下才介入。最后即使施暴者被處理,對被欺凌者的傷害已然很深。而施暴者可能也是同齡的未成年人——這是教育的完敗。
而且,如通知所強調:要嚴格區分學生欺凌與學生間打鬧嬉戲的界定,正確合理處理。這不只考驗教育者的責任感和耐心,還有教育的智慧。
筆者認為,防止欺凌事件發生的重點學段是小學階段。許多實施欺凌的學生,從一個普通孩子到成為欺凌者,往往有一個比較長的心理發展過程:“惡”的萌芽到生長蔓延的過程,而止于萌芽比什么都重要。教育者關注孩子們,使學生關系止于欺凌這一底線,保障孩子健全人格,比提高成績更重要。
欺凌是動物法則,也是人類未脫離動物性的特異表現,絕不應出現在代表文明高度并引領人走向文明的學校。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有嚴密欺凌預防機制的學校,致力于防止欺凌的老師和班主任。減少一個欺凌者,至少等于教育好了兩個人。
想獲取更多關于教育好了兩個人的相關資訊,如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報考條件、考試時間、備考知識、錄取查詢、相關新聞等,敬請關注湖南成人高考網(www.disimanni.cn)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湖南成考中心”???????如有更多疑問也可以直接聯系我們招生老師,聯系電話:0731-8990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