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切實解決義務教育學生特別是偏遠貧困地區學生失學輟學問題,確保實現到2020年湖南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以上的目標。
近日,湖南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地全面掌握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情況,特別是對農村地區教育加大扶持,比如嚴格落實對學生規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學和教學點按100人核定公用經費政策,確保經費落實到學校(教學點)、完善不能到校學習的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制度等等。
不送孩子入校要被追究責任
《意見》要求,學校要建立和完善輟學學生勸返復學、登記與書面報告制度,加強家校聯系,配合政府部門做好輟學學生勸返復學工作。
落實家長責任,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送適齡兒童少年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的,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司法部門依法發放相關司法文書,敦促其保證輟學學生盡早復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意見》提出,加快教師的本土培養和定向培養,加強鄉村教師培訓,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國培計劃)優先支持艱苦邊遠地區鄉村教師培訓。要聯系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開展教學,增強教學效果。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的課程,不得隨意加深課程難度、增加課時、趕超教學進度或提前結束課程。
加強教研機構建設,強化對農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和指導,鼓勵教研員采取蹲點等形式幫助農村學校提高教學質量。推進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建立學區集體教研和備課制度。完善對中心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一體化辦學的評價標準和考核機制,加強中心學校對村小學、教學點的指導管理。發揮鄉村小規模學校小班化教學優勢,積極開展啟發式、參與式、互動式教學,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和吸引力,讓孩子們從小愿意上學。
農村普通初中可配備專兼職職業技術教師
《意見》要求,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學習困難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家庭情況和思想心理狀況采取不同措施,使他們提高學習興趣,改進學習方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有效性和獲得感。
各地要結合區域內教育和農村經濟發展實際,加強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統籌,通過在普通初中開設職業技術課程、組織普通初中學生到當地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選修職業教育專業課程等多種方式,積極促進農村初中普職教育融合,有針對性地防止初中生輟學。既確保初中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又為他們提供多種成才渠道。鼓勵因地制宜為農村普通初中配備一定數量的專兼職職業技術教師。
重度殘疾兒童可“送教上門”
針對邊遠貧困地區以及農村等失學輟學率可能較高的地方,《意見》要求,要把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含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下同)作為脫貧攻堅重點對象,特別是把其中的殘疾兒童、留守兒童以及殘疾人、服刑人員、強制戒毒人員的未成年子女作為重中之重,堅持優先幫扶、精準扶貧,切實提高扶貧成效。
加大對殘疾學生就學支持力度,對符合資助政策的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子女優先予以資助,建立完善殘疾學生特殊學習用品、教育訓練、交通費等補助政策。完善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資助政策,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免除公辦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繼續實施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暢通綠色升學通道,提高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生升學信心。
針對不少農村地區“上學遠”的問題,各地要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保障學校布局與村鎮建設、學齡人口居住分布相適應。要因地制宜通過增加寄宿床位、增加公共交通線路和站點、提供校車服務等多種方式,妥善解決農村學生上學遠和寄宿學生家校往返交通問題。通過在城鎮新建和改擴建學校,有序擴大城鎮學位供給,全面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為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提供條件。完善不能到校學習的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制度。
想獲取更多關于湖南控輟保學出重拳的相關資訊,如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報考條件、考試時間、備考知識、錄取查詢、相關新聞等,敬請關注湖南成人高考網(www.disimanni.cn)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湖南成考中心”???????如有更多疑問也可以直接聯系我們招生老師,聯系電話:0731-89903663。